第218节 临阵磨枪(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8rca.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武器装备!我们需要好枪好炮!”三位川军师长也不客气,因为他们说的是心中实话,并且他们如果客气了,接下来要付出的代价是他们部下的生命和热血。

蒋纬国点点头,然后批个条子:“你们马上找李厂长,我让他给你们三个师的满额装备,一个师发两百万发子弹。你们从老家带来的那些土枪土炮都可以扔了,直接换装新武器吧!”

“二公子…”三位师长顿时大喜过望、激动不已,更加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率部队来到南京后,也多次请求蒋介石给他们部队换装,但蒋介石一推二拖三研究,因为在蒋介石看来,与其把兵工厂和军械库里的那些好枪好炮装备给川军,还不如留给中央军用,更何况,中央军的好枪好炮怎么能装备给地方军呢?削弱地方军还来不及,怎么能加强地方军呢?

“三位长官,这是你们应得的。”蒋纬国非常诚恳地道,“你们出川抗战,准备为国家献出你们的热血乃至生命,国家怎么能辜负你们呢?国家又怎么能白费你们的热血呢?快点抓紧时间吧!你们三个师,分别分散在南京城的东南北三面,西边有宪兵部队和第918团。”

“好!好!”三位师长都热泪盈眶地急忙去给部队领取武器装备,他们确实是感动至极,更加是不敢相信至极,因为蒋介石一毛不拔,一支枪一颗子弹也舍不得给他们这帮“杂牌军”,蒋纬国却如此豪爽大方,一下子拿出三个师的武器装备,对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10月13日当天深夜,蒋纬国接到蒋介石的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送别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一干国府高层撤离南京。

蒋纬国父亲蒋介石是军委会委员长、三军大元帅,军权第一人、实权第一人,但并非名义上的中国最高领袖,中国真正的最高领袖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林森堪称是“一代完人”,他德高望重、全党敬仰,并且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耿直温和、廉洁奉公,人品高洁而超然,从来不参与争权夺利等“俗事”,因此很多人甚至都忽略了这位老人其实才是国家最高领袖。

按道理,蒋介石应该亲自送别林森的,但他实在太忙了,林森也打电话给他嘱咐道“专心军国大事,无需来送”,因此蒋介石便委托蒋纬国代他去送别林森。对于林森,蒋纬国是非常尊敬的,所以虽然他也忙得四脚朝天,但还是非常愿意去送的。深夜十一点时,蒋纬国赶到下关码头,海军长江舰队的中山号炮舰已经静静地停在码头边,中山舰吨位不大,所以不太会引起江北日军的注意力(日军并不是就在南京城的长江北岸,但不排除已有日军奸细眼线渗透过来),因此承担了这项任务,并且中山舰已经很老旧,火力不强,是长江舰队里战斗力最低的,其它军舰要参战,自然把它抽调了出来,加上这艘军舰拥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又是以孙中山先生命名的,承担这项任务更有意义。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中校带着全舰官兵正在码头边等着,军舰保持着升火状态。

跟萨师俊互相敬礼后,蒋纬国问道:“长江舰队已经到了吧?”

萨师俊点头:“在马鞍山附近江段集结,随时可以增援南京。宁海号、平海号、逸仙号、自强号、大同号,都来了,还有24艘鱼雷艇协同作战。”

蒋纬国笑起来:“主要是需要舰炮,鱼雷艇应该没什么用的,日军舰队在短时间内无法开到南京这里来,就是来了,我也是巴不得啊!”他回头眺望,凝视着南京城东郊的紫金山,山峰上,百炮待发。

两人闲聊了不到五分钟,孙涛喊道:“林主席来了!”

昏暗的路灯光线中,一队汽车正在缓速开来,足有三十多辆,一半是坐人的“美龄牌”,一半是装东西的“中正牌”。国民政府里直接属于国民政府主席管辖的部门机构只有文官处、参军处、主计处(因为大部分权力都被蒋纬国老爸掌管了),三部门大概有一千多名公务员,此时跟林森一起先离开的是一百多名高级官员、重要职员以及几十名主席卫兵。

“升旗!”萨师俊神色庄严地大声命令。

中山舰缓缓地升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旗”。

车队有序地停下,其中一辆“美龄牌”小汽车里走下一位银须飘飘、衣着朴素、眉目慈祥和蔼的清瘦古稀老者,正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蒋纬国和萨师俊急忙大步地走上前。“林主席,我代我父亲来送送您,父亲他太忙了,分身乏术,请您见谅,”蒋纬国毕恭毕敬地道。

“好、好,有劳你啦…”林森微微地笑了笑,“介石他很忙,这么多国家大事军务要事需要他操心,我是理解的,建镐啊,你要多帮助你父亲啊…”

蒋纬国连连点头:“纬国定当以主席为榜样,为国家鞠躬尽瘁。”

萨师俊向林森敬礼:“报告林主席,我是中山号炮舰舰长萨师俊,奉蒋委员长和陈总座的命令,护送您去重庆。我舰全体官兵已做好准备,恭迎林主席登舰并会竭尽全力把林主席一行安全护送至重庆。”

林森非常谦和地对萨师俊等中山舰官兵们拱拱手:“那就有劳你们啦。”

萨师俊说道:“护送林主席您去重庆是我舰和我舰全体官兵的荣幸,请林主席登舰。”

林森没有登舰,而是回身伫立,凝视着夜幕下的南京城,久久不语。

萨师俊等了一会儿,忍不住催促道:“主席啊,时间紧张,日军江北部队距南京已不足四十公里,并且还在星夜兼程地赶过来,您快点登舰吧!”

林森轻轻地叹口气:“五年前的淞沪抗战,我不得不去洛阳躲避,这次又要去重庆躲避。我今年已经七十岁啦!我老啦,抗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不知道我们需要多久才能打败倭寇,我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不能再回南京啊,临走前,让我多看几眼吧!”(1932年淞沪抗战时,为防日军攻打南京,国民政府曾暂时迁都洛阳。)

萨师俊、蒋纬国等现场所有人都忍不住眼眶湿润。蒋纬国正色道:“我们会赢的,主席您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我向您保证!”

林森转过头,目光慈祥地看了看蒋纬国:“建镐,你说我几年后才能回来啊?”

蒋纬国心里忍不住感到一种屈辱性的悲愤:日本人啊日本人,你们欺人太甚了!居然把我们中国的最高领袖逼得不得不离开首都,我他妈的早晚要打得你们的天皇也狼狈不堪地逃离东京!“慢者五六年,快者三四年!”蒋纬国目光坚定地看着林森,“那时您就会回来的!”

“好!好!”林森淡笑着点点头,“果真如此,我这把老骨头还是等得到的。”

“请您老人家多多保重身体。”蒋纬国眼中含泪地道,“跟我们一起迎来胜利之日!”

林森神色含笑地点点头,再看了南京城一小会儿后,在苍凉无比但怀着希望的心态中踏上中山舰前往重庆。

看着江面上中山舰离去的背影,蒋纬国握紧拳头:“日本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