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8rca.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通过由蒋纬国当初创办的《中华军报》和《中华民报》,蒋纬国的死因得到了披露:
“…美日瓜岛战役结束后,由于日本海军在该战役中损失极其惨重,日本高层不得不承认日本已经失去在太平洋战场上正面击败美国的机会(近日,日军全面被盟军驱逐出澳洲正是此结论的直接证明),继而开始思考日本的退路和后路。毋庸置疑,面对如此江河日下、愈发恶化的局势,日本想要化险为夷、绝处逢生,唯有两个办法,一是让中、德等日本盟友加大对日本的援助,二是与美国进行单方面媾和,不惜出卖中、德等日本盟友以此换得美日停战结局。众所周知,由于德意等国与日本相距万里、鞭长莫及,双方难以互助驰援,因此,日本的最大盟友就是我国,目前,日本九成以上进口物资都来自我国。蒋纬国将军前去日本,实际上是日本当局的密谋,妄图效仿秦昭襄王扣押楚怀王之诡计,强迫蒋纬国将军答应日方众多无理要求。本来,中日已经化敌为友、联盟合作,帮助日本是我国应该做的事情,我国不会做出背信弃义、食言而肥的行为,先前,日本屡屡要求我国给予援助,我国无一次拒绝,但是,这一次不同,第一,日本连年作战,使得其财政入不敷出,经济民生凋敝,国库已经没有多少积蓄,日本政府想要通过写借据、打白条的方式跟我国索取更多的物资,我国岂能同意?第二,日本军方急于挽回战场上的败局,对我国索取物资的庞大数量堪称狮子大开口,比如,日方向蒋纬国将军提出,把中国陆军七成以上的重武器和储备弹药、中国空军七成的飞机、中国海军全部的舰船都‘租借’给日本军队用于战争消耗,还提出了中国以后向日本出口的石油、钢铁、橡胶、钨砂、猪鬃、桐油、粮食等物资在数量上要增加两倍,在价格上降低一半,等等。如此要求,堪称信口开河。要的如此之多,却又拿不出钱或等价交换之物,蒋纬国将军岂能答应?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蒋纬国将军以国家利益为重,给予断然拒绝,日本人声称可以帮助蒋纬国将军坐稳权位,帮助蒋纬国将军消灭中国境内反对蒋纬国将军的人和势力,并且日本人还声称蒋纬国是中日混血,妻子又是日本人,中日是秦晋之好,那么,蒋纬国将军应该多多地帮助‘母国’(日本人说中国是蒋纬国将军的‘父国’,日本是蒋纬国将军的‘母国’),面对日本人的花言巧语,蒋纬国将军仍然断然拒绝了,最终,日本人图穷匕首见。根据跟随蒋纬国将军一起前去日本并且在事发后侥幸生还的蒋纬国将军卫队长孙涛中校的证词,早就埋伏在帝国饭店里的大批日军和日本特工一拥而入,做出要扣押住蒋纬国将军的架势,蒋纬国将军毫无惧色,义正言辞地痛斥日本人,说‘你们扣押我也是没有用的,我的同胞、我的军队不会因为我一个人而牺牲国家利益’,日本人说‘你对中国、对中国人、对南京军都极度重要,只要你在我们手里,你的父亲、你的同胞、你的军队就不敢轻举妄动,还会乖乖地听我们的话’,蒋纬国将军眼看着自己就要被控制,毅然地跳出窗外,自杀身亡、以死殉国,他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粉碎了日本人的阴谋。孙涛中校回忆说,他当时悲痛欲绝,拔枪射击日本人,希望自己能死在日本人枪下,追随蒋纬国将军而去,但日本人没有射杀他,因为日本人万万没想到蒋纬国将军如此刚烈,竟然宁死不屈,如果他们杀了孙涛中校,事情就会彻底说不清了,所以日本人放过了孙涛中校,希望他回国后解释清楚蒋纬国将军是死于自杀,而非日本人谋害。孙涛中校当时很想自杀,但他认为,自己不能死,自己必须把事实真相、蒋纬国将军最后的刚烈之举昭告世人,不能让蒋纬国将军死得不明不白,因此他强忍心头的巨大悲痛和耻辱,回到了国内。…”
得知蒋纬国“死亡真相”的中国人彻底地爆发了、爆炸了,悲伤、痛苦、恐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切齿拊心的极度愤怒,因为蒋纬国是被日本人“逼死的”,并且死得如此刚烈。对于国民政府而言,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蒋纬国之死带给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悲伤、痛苦、恐惧,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内部压力马上就要像火山一样地喷发出来,如果没有一个“替罪羊”,被喷发的对象就是国民政府自己,现在好了,倒霉到家的日本人成了五亿中国人的熊熊烈火的喷发对象了。这也是国民政府急急忙忙地宣布蒋纬国“死亡真相”的最主要原因。
“杀光日本人!”
“消灭日本!对日本开战!”
“为蒋纬国将军报仇!”
整个中国燃烧起了对日本人的仇恨怒火。
对于中国国内而言,蒋纬国死了并不像诸葛亮死了那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汉北伐大业随着诸葛亮的死而陷入中止乃至终止,恰恰相反,蒋纬国死了反而让很多在他死时“表面上哭,内心里笑”、暗暗窃喜、偷偷地欣喜若狂、感到如释重负的人提前迎来了末日。蒋纬国是死了,但他的实力、他的势力集团、他的几百万部下还好端端地存在着,继而对中国国内展开了堪称大开杀戒的大清洗,另外,诸葛亮死了,死后还算计了魏延,把魏延算得死无葬身之地,蒋纬国也一样,他死了,死后还算计了日本人,把日本人算得死无葬身之地。
1944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德国元首希特勒宣布,“由于日本政府悍然违反联盟国内部协定,为自身安危利益而不顾联盟国以及中、德等盟友的利益,加害蒋纬国将军,并且暗中与美国政府进行单方面媾和谈判,因此,日本被正式开除出联盟国”。
属于中国新领土的北亚西部,腹地某片原始森林。
尽管坐在完全密封的装甲车内并且穿着多件皮袄棉大衣,庞炳勋还是感到刺骨的寒冷,让已经六十五岁的他感到一阵阵支持不住。“听说非南四季如夏,要是被调到那里,又何苦在北亚这里挨冷受冻?”庞炳勋想着,暗暗地苦笑,他回顾自己过去六十多年的人生,就跟这个国家一样,坎坷崎岖、颠沛流离,他十八岁当了清军,但因为在辛亥革命前秘密加入了同盟会继而被当局怀疑,被迫退伍回乡,安安心心地当了小商人,民国九年(1920年)时,老家天灾**、民不聊生,已经四十一岁的他为了混口饭吃,第二次加入戎马行伍,那时的中**阀割据、混战连年,他就这样在军阀混战中度过了十多年时光,北洋军阀内战、中原大战…一场接着一场,最后又跟日本人打仗了。出身不好注定庞炳勋和他的部队只是杂牌军,浑浑噩噩地熬着日子,直到他遇见蒋纬国,因为张自忠的举荐和担保,庞炳勋和他的杂牌军摇身一变,成了全国最精锐、最强悍、待遇也是最优厚的南京军的一员。蒋纬国用人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大原因是由于他“料事如神”),对于庞炳勋,蒋纬国该给的都给了,庞炳勋也对蒋纬国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地报答他,比如在苏联战争中,庞炳勋虽然表现不算抢眼,但该完成的任务他都毫不打折地完成了,遇到凶险的关键时候,他也咬牙坚持了下来。苏联战争结束后,中国j ru了和平时期,虽然打了几场仗,但都在南方打的,庞炳勋和他的第39师一支驻扎在北方,没有参战,享受了长久的安宁。虽然驻扎地是天寒地冻的北亚西部,但庞炳勋对此十分满足,他已经老了,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想着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北亚西部十分适合他这样的老将军进行“养老”,更何况,北亚的林海雪原也别有一番风味。
“父亲,您是不是困乏了?”同坐在装甲车内的第39师副参谋长、庞炳勋儿子庞庆振关切地看着庞炳勋,然后递过来一根烟枪,“要不,吸两口,提提神?”
在蒋纬国的全面禁毒下,全中国都不允许种植、制造、贩卖、吸食毒品,但也有几个例外情况,比如庞炳勋,他抽鸦片已经抽了很多年了,戒掉肯定让他年老血衰的身体扛不住,另外,他抽的是鸦片,不是等烈性毒品,所以他只要不在公开场合抽,也就无所谓了。
庞炳勋摆摆手:“算了,快到了吧?”
庞庆振点点头:“快到了。”
这时,装甲车缓缓地停了下来。庞炳勋在庞庆振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出了装甲车,林海雪原里,一小群日本人和苏联人正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