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首辅去职(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8rca.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京师。

随着蜀地之乱的平息,朝堂上的火药味,也日渐浓郁起来。

原本最激烈的文武之争,因为李牧出镇安南,勋贵系损失惨重,暂时告一段落。

没有了共同的敌人,文官中各大派系,再次陷入互撕中。

“弹劾!”

“又是弹劾!”

“整天就知道弹劾!”

“这帮蠢货,除了弹劾之外,就不知道干点儿别的么?”

看着五花八门的弹劾奏章,永宁帝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最近这些年,大虞官场的风气越来越坏。

弹劾本该是非常严肃的检举监督,硬是被大家玩成了党争工具。

刚登基的时候,看到弹劾奏折,永宁帝还派人去调查。

后来慢慢发现,弹劾的内容,离谱的可怕。

除了极少数罪名,可以被查实外,九成九的弹劾都是捕风捉影。

虽然罪名是捏造的,可只要皇帝派人调查,假的也有可能变成真的。

很多案子都给判了,后面因为党争升级,又被翻转过来。

一些冤假错案,当事人甚至含冤上了断头台。

负责办案的官员,固然需要承担责任,可下令彻查的永宁帝也非常尴尬。

对办案的官员来说,皇帝亲自下令彻查,本身就代表了皇帝立场。

大家按照皇帝意志进行调查,隐藏部分真相,也是为了向皇帝表忠心。

后续党争中被人掀了出来,皇帝就该维护他们,最少也要开口帮忙开脱一二。

现实恰恰相反,永宁帝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对他们严加惩处。

政治上的误解,加剧了君臣矛盾。

皇帝觉得下面办事不尽心,导致冤假错案频出。

百官觉得皇帝薄恩寡义,明明是你暗示人家干的,转头就翻脸不认人。

以至于永宁帝的许多命令,百官在执行中首先想到的是自保,而不是完成任务。

“陛下,息怒!”

被叫过来的内阁众人,急忙开口劝说道。

明知道皇帝此举,在故意敲打他们,大家也只能配合着演戏。

对朝中的党争,他们也无能为力。

本质上,他们就是各大派系推出来的,内阁几位想统一立场都难。

压制百官纷争,阻止这场嘴仗,想想就行了。

谁敢那么干,一顶阻塞言路的帽子,立即就会扣过来。

儒家文化体系下,文人对名声的追求,近乎是病态的。

为了青史留名,他们连皇帝都敢喷,何况是阁臣。

“哼!”

“首辅,你就是这么监管百官的?”

永宁帝冷漠的问道。

“陛下,臣有罪!”

万俊辉一脸委屈的回答道。

名义上首辅确实有权监管百官,可问题是真这么干了,最先受不了的就是皇帝。

皇权的本质,就是权力制衡。

朝堂上若是铁板一块,皇帝就要被架空了。

既然在玩儿平衡,党争就是无法避免的事。

“天天就知道请罪。”

“除了请罪,你还会干什么!”

永宁帝的斥责,激发了万俊辉的怒火。

“陛下,臣年老体衰,实在是无力应付朝堂上的复杂局势。

恳请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

突然的请辞,让室内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

“好!”

“好得很!”

“既然万阁老想回乡养病,那么朕准了。”

永宁帝强忍着怒气说道。

事实上,他骂完人之后,就隐隐有些后悔了。

首辅非比寻常,皇帝也必须给予其体面。

当着其他阁臣的面直接打脸,后续可就没法管理内阁了。

然而,万俊辉的突然请辞,一下子改变了永宁帝的想法。

居然敢用辞官要挟他,这样的大臣要来何用。

如果不是顾忌影响,他恨不得立即下令,将万俊辉打入大牢。

“多谢陛下体恤,老臣这就去了!”

说完这些话,万俊辉瞬间苍老了十岁。

虽然他早就有了去意,可那是体面的离开朝堂,绝不是现在这么灰溜溜的滚蛋。

非常遗憾,恼怒中的永宁帝,没有给他体面的意思。

“下去吧!”

永宁帝没好气的挥手道。

看到万俊辉的狼狈样,他心中的怨气消失了不少。

不过皇权不容挑战,无论任何缘故,挑战皇权都必须付出代价。

哪怕是首辅,也不能例外。

见到万俊辉离开时的凄惨,另外三位阁臣神色也变得不自然。

堂堂内阁首辅,居然这么儿戏般的下台,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各自利益的缘故,三人谁也没有开口求情,但内心深处还是忍不住兔死狐悲。

永宁帝可不是什么好伺候的主,稍有不慎万俊辉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

“三位爱卿,对朝中党争,可有什么看法?”

听到皇帝的问话,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

“陛下,朋党历来都是取祸之源,必须严厉打击。”

邱瑞阳公式化的回答道。

甭管私底下怎么玩,反正明面上必须要反对朋党。

至于党争的问题,那是历史顽疾,没有根治的可能。

能不能遏制住朋党,主要看皇帝的政治手段。

政治不是儿戏,大家参与其中,那是带着全家老小一起搏命。

想要增强安全系数,唯有抱团取暖。

“孤臣”,那是朝中局势稳定,才能够诞生的产物。

最不济也要皇帝手段更硬,能够护住小弟才行。

永宁朝的政治生态,唯有抱团才是王道。

别说是当孤臣,就算一些小派系,都在前面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被清洗的七七八八。

少数几个幸运儿,那也是因为会做人,并且没有身居要职,才侥幸活了下来。

“既然三位爱卿,都有这种认识,那么此事就给你们。”

永宁帝满意的分派任务。

赶鸭子上架的三人,却是欲哭无泪。

让他们自己打压自己的派系,这样的反人性任务,怎么可能完成。

偏偏皇帝还认定了,只要内阁肯出力,就能够消弭党争。

“陛下,徐阁老已经在回京的路上。

他的政治经验丰富,又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最适合主持大局。”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