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8rca.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鉴定还原糖实验时,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使用,而鉴定蛋白质时,先要加人双缩脲试剂A,再滴人双缩脲试剂B。一定要这样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最后得出:甲液和乙液混合与不混合都一样,试剂A和试剂B哪个先加都一样。分析其原因:由于添加的时间间隔短,因此对定性实验几乎没影响。
做实验时,有的是从易到难来做,有的是从最喜欢的食品开始做,有的是从最想知道结果的开始检测,有的是和同组同学分工做,极少同学像过去做验 证性实验那样照着课本的顺序一步步地做。
【反思】
对教材实验进行创新,可以对原有的实验试剂进行创新使用,可以寻找其 他实验材料,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变化,改变实验操作方法,更改实验顺序, 任何恰当合理的变化,都是创新的一种形式。
对实验试剂的种类、浓度、用量、添加的方式和时间顺序等方面的创新,
需要学生借助化学知识来支撑,扩大知识的视野,拓展思维的宽度”
所有的实验都要用到材料,而教材中的材料基本上是固定的一种或两种,这就会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可根据当地的时令,由学生来选择实验材料,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不要把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总结,印象更深刻,更容易激起“为什么”的探究欲望。
实验条件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到底哪个因素影响最大?哪些是自变量!因变量?哪些是无关变量?不是由教材说了算,通过一两次探究实验训练之后,学生就会总结经验,对类似的实验就能做到得心应手,S 除无关 变量,进行对照探究。
著名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操作方法的选择上,应该选用最简便快速的方法。比如过去常用的徒手切片,其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中学生,就得用更先进、更安全的设备,更易操作的方法来代替。
可以放手让学生按自己预设步骤来做实验,不要循规蹈矩,等需要教师出手时,再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高考题中的实验改错题的理解,且实验顺序的颠倒或删减,有时也会有很大的意外收获。
创新不深奥,可以是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新内容。